目前分類:花綠野趣 (2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

最近因為媽咪種的蘆筍可以收成了,每隔一天都得去摘取,
我們菜園附近的農地上有一台報廢的直升機(實機?模型機?遊樂場的大玩具?),

有一天我停下來看了看,這直升機是被用來裝肥料及農用雜物的,
那麼它應該也算是農業資材室吧? 哈哈~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這是2home打迼桃花源的setlinso網友熱心提供給我的照片 ^^


(我曾親見這野蓮,但沒有帶相機而失去留影的機會,特別向setlinso網友商請拍幾張送我。)


我擷取其心型的葉子,當作臉書上的大頭照 :)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不曾忘記妳的身影,卻總是不知道妳的芳名,
羽葉美人櫻,這篇是專屬於妳的筆記。



小學上學途中,總是看著妳在花臺裡,快樂自在地開著花,
臨風搖曳似向我招招手,要我開心地上學去。


有一天,發現妳頑皮地爬離了人家的花臺,在路邊向我眨眼,
忍不住我摘下了妳,羽狀纖細的葉,嬌柔可人的細碎紫花束,
握在手裡,不敢太出力,這是第一次親近妳。



有一回我用小小的玉兔原子筆蓋,盛水養著妳,
沒想到如此柔弱的妳,卻有旺盛的生命力,
伸出了根鬚,讓我在校園的花盆種下了妳,
畢業了,雖不能帶走妳,妳的倩影將留我心底。




照片看這裡,我自己還沒機會拍...http://ppt.cc/ocaM
裂葉美人櫻又稱裂葉美女櫻。
雖然離小學及國中已經很遙遠,但我終於記住了妳;
原來現在的妳,有了更多更美的樣貌,越看越開心。

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

落葵(皇宮菜)與洋落葵(藤三七/川七)長得十分相像的,
因為它們同樣都是落葵科落葵屬,
兩者的葉片都近似心型,但落葵圓一點,而洋落葵尖一些。
我不習慣講落葵和洋落葵,因名稱太接近,有時會不小心講錯,
皇宮菜和藤三七是我比較慣用的稱法。



許久之前我曾寫過一篇~不請自來的藤三七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ivy-sky/article?mid=105
感覺上,皇宮菜比藤三七嬌貴些,不像藤三七到處野生地那麼自在,
照片是鄰居種植的皇宮菜,剛採收不久,因此拍不到什麼葉片。



最近在bbs的烹飪討論板,有廚友買了不知名的蔬菜,
提到葉子有點像地瓜葉,我立刻先聯想到藤三七,
回頭再看描述有一叢的說法,想到了藤三七大多是摘葉,以散裝零售或透明盒包裝,
而皇宮菜的摘採是連枝帶葉出售,那麼應該是皇宮菜才對。



皇宮菜和藤三七都有特殊草菁味或草藥味,而且粘液豐盛,口感風味都很相近;
料理方法也幾乎相同,以麻油爆香薑,快炒即可。
不喜薑味者,可用蒜頭爆香炒皇宮菜,以沙茶醬增加風味也不錯。
若嫌其草菁味太重,還可燙一下再炒。
有人會以皇宮菜煮湯,但我不習慣煮清湯的風味。
皇宮菜和藤三七的蟲害很少,不必施用農藥;算是可以吃得很安心的蔬菜。


 



落葵(Ceylon sspinach,Malabar spinach,Red malabar nightshade),
為落葵科 (Basellaceae)落葵屬之多年生草本植物。
別稱潺菜、御菜、藤葵、蔠葵、天葵、蟳菜、胭脂菜、牛皮凍及皇宮菜等。
學名Basella spp.,綠色種落葵為Basella alba L.,紫色種落葵為Basella rubra L.。
原產中國及亞洲東印度,台灣於1661年自大陸華南引進種植。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我在去年發表了一篇野蓮(福菜)與學菜


野蓮即龍骨瓣莕菜,當時苦無完整的照片可供參考;


最近參與2HOME打造挑花源的討論,而得到站友setlinso慷慨授權使用其拍攝的照片,


真的很感謝setlinso站友費心重新拍攝,並且還加了比例尺,以知小白蓮之迷妳風情,


他拍的照片解析度很高,我的爛相機實在難以望其項背,


想要仔細觀察這小小白蓮的朋友,可進入相簿查看,當可一窺真相。









 


其他野蓮照片置於此相簿


 
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
看到板友在討論西瓜綿(西瓜棉 台語發音應近似於:西歸迷),
讓我想到去年夏天和客家老爸討論奶奶家以前種的醃瓜仔
我知道那個醃瓜仔和大黃瓜是不同的,卻又找不出它的中文名稱,
看到大家討論西瓜綿,感覺是近似的東西,卻又不完全一樣?


於是查到網頁,才知道奶奶家的那種醃瓜仔正名是越瓜


印象中,奶奶種的醃瓜仔常被拿來當作水果來食用,
就是不配飯,弄來閒閒沒事吃的,哈~
通常是炎夏的午後,削幾條切片,抓鹽去澀味,再灑赤砂糖,
約略拌一拌就開始吃起來,吃起來總是刷刷作聲,非常豪邁。
我們沒有習慣加大蒜或薑絲,不像涼拌菜,奶奶的醃瓜仔香甜可口如水果一般。


奶奶家的新鮮醃瓜仔除了當水果食用外,並不會拿來煮湯,煮湯都還是用大黃瓜;
只有醃漬的醃瓜脯才會拿來煮湯,一鍋瘦肉湯裡,飄著幾片漬過的醃瓜仔,
幾乎就不必調味了,至少在奶奶染上味素依賴症之前是如此的。
醃瓜脯有時也拿來煮魚湯及非常下飯的醃瓜仔五花肉;
但奶奶怕魚腥味,很少煮魚湯。(幼時跟著奶奶一段時間,怪不得我也不偏愛魚湯。)


老爸去年雖然沒有答覆醃瓜仔的中文名稱,(現在查到是:越瓜)
但有談到怎麼醃漬醃瓜脯,幫我補足小時候沒記清楚的部分:
成熟的越瓜摘取後,沖水洗淨,對剖去瓜瓤不削皮,灑鹽抓勻並日曬脫水,
晚上收回後加壓,隔日再曬(作法與製蘿蔔乾很像嘛~),反覆幾日,
收缸醃漬時有至少兩種方式,一個是乾醃,一個是濕漬。


乾醃是將越瓜內側抹上赤砂糖及少許鹽,然後將瓜片摺捲起來,
排疊入缸,其間也要灑鹽,並且一定要壓實,最上層要倒米酒才封缸。
通常夏天做,冬天才取來吃,而且陳年的風味越佳。


濕漬的是用現成買來的黃豆醬或米醬泡漬,瓜片會切小段或片狀,熟成較快。
約一個月就可以吃,兩三個月後,風味更佳。濕漬的好像沒有陳年的留下來?


有一次我爸的同事種水果~香瓜,遇颱風只好提前收成,瓜都還沒熟呢!
於是我爸教同事做醃瓜,據說風味也很不錯,吃過的都說好~
可是只有傳言,我爸沒實際吃到,因為他同事做好後,被親友要光光了,
居然沒有留一點給我爸,真是太沒道義了,哈哈~


 


以下引述縮址:http://0rz.tw/5a3Ti


越瓜別名菜瓜、生瓜、菴瓜、醃瓜、醃菴瓜、醃越瓜、甕瓜仔、甜瓜、羊角瓜、稍瓜。
因瓜皮白色又稱「白瓜」,青皮種又稱「青瓜」,可生吃又稱「生瓜」,有些品種具
香甜味,又稱「百香胡瓜」。
臺灣栽培越瓜極為普遍,是夏季重要果菜之一,主要品種計有白皮種、青皮種
、花皮種(金線種)、香瓜。


一年生葫蘆科蔓性攀緣草本植物。原產熱帶亞洲及中國,歷史相當悠久,
台灣早期先民自大陸引進栽培。4-11月有生產,盛產期為6月到11月。


越瓜(醃瓜仔)在烹調上用途極廣泛,可煮食或炒食,亦可做成可口的涼拌菜;
作法與黃瓜類相似,切成薄片,用食鹽搓揉 1-2 分鐘,生出水後放置浸漬10分鐘,
撈出,配入醬油、糖、大蒜或薑絲,即是醒胃的可口小菜。
用越瓜醃漬醬菜是本省鄉下的傳統菜餚,甘醇美味,下飯伴粥均極可口。
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

照片是已摘去葉與根的野蓮,又叫福菜,學名是:龍骨瓣莕菜。



一個月前在黃昏市場看到野蓮,就順手買了。(清炒蒜頭,爽脆地吃光了,就沒拍照。)
我知道格友家裡有種植,那時就很有興趣,可惜運費比食材還貴,就放棄了。



標題提到學菜....是因為它也算是水生植物,而且我一直被誤導。
客家話講學菜的音和台語的福菜的音很相近!
我曾接過一個餐飲的撰文,菜單上就有一道野蓮福菜,依業主提示內容,應該不是野蓮炒鹹菜乾?
之前不曾看過或吃過客家話講的福菜的野蓮,不清楚是什麼植物,很難下筆。
找接案的人問,他留了業主電話給我,讓我自己去溝通。


電話通了,一聽口音是(美濃)客家鄉親耶!(至今我仍未去過美濃。)
我是半個客家人,表明身份之後,即刻改用客語問候,與業主的距離立刻拉近,
可是講了半天,仍不清楚這個福菜是什麼?
僅能確定,它絕不是芥菜做成的鹹菜乾。


於是我問了道地客家人的老爸,老爸表示有可能是學菜,即描述了他小時候看過吃過的樣子。
然後我把僅有的資訊加上想像力,文案交出去了,業主很滿意。
不過說真的,我早就忘了我寫什麼了。(笑)



這次買了野蓮是已經去掉頭尾的食材了,無葉無花無根,
老爸盯了許久,又冒出一句,它是學菜?炒給他吃,他也還覺得是學菜。
喃喃唸著:不過以前的學菜比較矮胖,現在怎麼變這麼瘦高了?


不會吧!?
難道這菜用了增高劑嗎?有沒有那麼厲害,那我也要用!



其實學菜和野蓮福菜並不相同啦~後來上網查了資料如下:


龍骨瓣莕菜 Nymphoides hydrophylla (Lour.) O. Kuntze
別名 野蓮、捲瓣莕菜、銀蓮花、水皮蓮、福菜。
多年生浮葉草本,莖修長,圓柱形;
葉圓形,直徑長3~8cm,基部心形,葉下表面帶紅紫色;葉柄長約4.5cm。
花多數,簇生在莖的節上;花梗多數長約4~6cm,花冠白色,內側基部黃色,
裂片5~6,長7~10mm,倒卵形呈龍骨瓣狀,全緣,花冠筒喉部具1圈白毛。
高雄美濃地區不少人工栽植則群,是客家人傳統的野菜,食用其莖的部分,
也因此使野外族群幾乎滅絕的龍骨瓣莕菜,得以保存下來。
http://tpbg.tfri.gov.tw/Plants/plants_info.asp?rid=390


 



鴨舌草 Monochoria vaginalis (Burm. f.) Presl
雨久花科(Pontederiaceae)的鴨舌草,英名:monochoria,
別名豬耳朵、鴨仔菜、鴨兒嘴、小水蔥、雨久花、水葵、
學菜、田芋仔、蘭花草、菱角草、水玉簪、合菜、肥菜、斛菜及學菜
葉基生或互生,全緣,頂端常漸尖。沉水葉線形或近鏟形,先端銳尖;
浮水葉狹披針形,具柄;挺水葉基部狹心形且尖端銳尖。葉柄長,基部具一闊鞘。
花總狀花序,藍紫色。6-8月開花。
http://tpbg.tfri.gov.tw/Plants/plants_info.asp?rid=53
另查到與它同科最普遍為人熟知的即是布袋蓮(鳳眼蓮)。


註:斛菜與學菜的客家音應該是相近的,應是指鴨舌草的葉子似斛鏟形。
  個人覺得,野蓮福菜的葉子也算接近斛形?
  但不確知美濃的客家鄉親用客語講野蓮福菜的字是什麼發音?
  有人要錄音給我聽嗎?


 


 



發現自己對於能夠拿來吃的植物,特別有興趣。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


馬櫻丹是鄉間路邊常見的野花,
目前也已馴化成為很普遍的園圃植栽,
色彩豐美,非常亮眼。



孩童時期,第一次認識馬櫻丹,
大哥大姐們告訴我們的名稱是~瘋人花
意思是摘了花的人,那個人就會花轟(發瘋),
然後回家吃飯時,手無法把碗拿穩,一定會打破碗,
所以又叫做挵破碗花



馬櫻丹的花色變化有層次,美得讓人忍不住想摘取,
於是我們家那位愛捻花惹草的弟弟,心動地摘了一些來玩賞,
但馬櫻丹的汁液有點臭臭的,小朋友並不很喜歡,
加上幾位年長的哥哥姐姐們一直說會打破碗,弟只好把花丟掉。



回家準備晚餐前,
弟問我,摘了那個挵破碗花,是不是真的會打破碗?
我哪會知道呀!(不過我真的蠻想知道的....)
結果......弟弟可能因為太擔心而緊張過度,
吃飯時竟然真的打破碗了!!
後來,弟弟在唸園藝系之前,再也不敢拔取馬櫻丹的花。



其實後來,我們那群姐妹淘還是會偷偷摘野生的馬櫻丹,
只摘花朵(比較不臭嘛~),
將一朵朵小花串成花戒指或手環,裝飾著美麗有趣的童年。
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


貪香的我,也愛梔子花的香。
梔子花可做染料,市售的黃豆干據說就是用梔子染色的唷!



梔子花盛開後,似乎很快會轉成黃褐色,
而且因為花型較大,似乎是沒有人會將它戴在身上?
因此我看到梔子花時,總是湊近聞個夠,而不曾去摘採它們。



幾年前我在某農場工作時,曾經鬧了個笑話,
其實我是沒有近視的,但自以為是的觀念,讓我誤判了。



事情是這樣的,在農場一天的文書工作通常我都在一兩個小時內完成,
因此剩餘的時間就幫場內人員跑腿或處理電腦相關事務,
有一回場內推廣課的大姐為了感謝我不時幫她忙,因此邀我到場內另一區吃烤乳豬,
(好像是組合盆栽課程結束的餐會吧?)
吃完大餐總要消化一下,因此我和大姐刻意繞路在場內亂走,
走到一個地方,只見遠方一片綠籬上被丟了不少用過的衛生紙!
我跟大姐說,怎麼場內有人這麼沒公德心,用過的衛生紙亂丟在樹籬笆上呢?
有近視的大姐也說,現代人就是這樣,只顧自己方便,很討厭....
我們兩個人邊聊邊覺得反胃...而我還要求要去把衛生紙清一清,不然看不下去!
我硬拉著大姐跟我走向樹籬笆。
於是~當我們越走越近時,我發現我錯了,那一片綠樹籬笆是梔子樹耶!



那...那那....那些被我誤以為是用過的衛生紙其實是梔子花啦! 囧興~


 



大姐平時很少走到那一區,近視又沒帶眼鏡的她,
其實也沒看清那片矮樹籬是什麼,而是被我誤導了。
回到辦公室,大家一起吃水果時,
大姐就說~我們家小曼很有正義感,今天發現有人亂丟垃圾就想去清理,真是好女孩。
只是.....blabla.........
當大家目光投向我時,我真希望自己暫時隱形........


補充:
感謝樂樂指正我原先放置的照片是馬茶花而不是梔子花,
我先將照片移除,等拍到正確的梔子花照片,再放上來囉~
(網路當然也有梔子花的照片,但那是別人的著作,不能亂借用的。)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
 


因為它是含笑,所以我不說它是含苞待放。
在他鄉山居小屋旁,拍下照片,想起了外婆。



外婆的小名~含笑,
除了郵差及其他公務機構的人員呼其身分證上的姓名,
親戚都只喚其小名,原因是她的名字和某位長輩相同,
而晚輩是不能犯了同名之諱。



不知是否因為小名為含笑,外婆特別喜歡含笑花?
以前山上的祖厝院子裡,就有多株由外婆種植的含笑花,
風輕輕拂過,總有一陣香濃甜美氣味飄來,
可是含笑花甜甜的香氣,總讓我覺得肚子餓起來,
因為它有類似年糕的香味。



外婆身上不佩戴含笑花,而是玉蘭或茉莉等其他香花,
出門吃喜酒時,則是輕抹一點明星花露水,
這時的外婆還有著珍珠膏的味道,
我有一個很香的外婆,很有味道的外婆。
好想念外婆的笑,想念外婆的味道~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



(照片為薜荔)


曾經在夏末時,到訪梅山的生毛樹(地名)數日,
過了幾天好日子,天天有香茗可飲,有好山可遊。


為了答謝主人家,於是趁著採曬愛玉子的時候,
我的巧手努力地幫他們翻壓愛玉子。
可不是自誇手巧,曬得半軟半去皮的愛玉子,切上一小刀,
並於兩端擠壓後,推翻出內部的穗毛狀的愛玉子,需要的是巧妙適中的力道,
方能使愛玉子的皮面不破裂,翻轉出弧型半圓的內餡果實。



其實是在家附近的台中港區藝術館裡,拍到了平地愛玉(薜荔),所以就又亂寫一篇。
平地愛玉因為沒有愛玉子蜂的引媒授粉,大多只是空心果,是洗不出愛玉凍的唷!
這次拍到的照片也沒有果子,不過照片上的枝葉可以參考看看,
改天看到植株時,應該就能認出來。



(照片為薜荔)


愛玉的相關資訊,可參考:
http://www.lilyfruit.com.tw/data_29/book_01.php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



有一年夏天,我選擇到澎湖過了一段離群索居的生活。


澎湖的植物,除了引人注目的仙人掌和天人菊以外,
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倒地鈴。


其實倒地鈴是很常見的植物,我在台灣本島卻不曾注意過它,
離開澎湖已多年,家居中部的鄉間野地裡,
見到倒地鈴,仍引起我想起那一段逐風的日子。



倒地鈴的未成熟的種子是綠色球狀,
而成熟的種子則變成黑底,蒂頭處則成一顆心形。



在澎湖旅居時,曾為友人設計一旅店紀念物,
以10ml的小玻璃瓶裝入倒地鈴及薏苡仁各一顆,
以雲彩紙手寫小紙箋:一心一意。
若為暗諷收禮者為花心人,置入三心兩意也無妨~呵呵!



倒地鈴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英文名稱: Balloon vine, heartseed
學    名: Cardiospermum halicabum Linn.
科    名: 無患子科(Sapindaceae)倒地鈴屬(Cardiospermum)
別    名: 風船葛、假苦瓜、白花仔草、白花炮仔草、泡泡草、鬼燈籠、燈籠朴、天燈籠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角燈籠、三角卜、三角泡、倒藤卜仔草、、扒藤炮仔草、粽仔草、劈朴草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金絲苦鈴、風鈴草、包袱草、炮掌果
原 產 地: 原產熱帶地區、台灣。
分    佈: 中南部山區野地,海濱、路旁、牆角處、荒地或低海拔山區。
用    途: 1.蔓籬、盆栽、觀賞用:現在已逐漸成為庭園觀賞植物。
     2.藥用:性味:全草或果實:苦、微辛、涼。效用:全草:散瘀消腫,涼血解毒,清熱利水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治黃疸,淋病,疔瘡,膿疱瘡,疥瘡,蛇咬傷。催吐、緩瀉、健胃、強壯、利尿、治神經痛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結石、風濕等,不勝枚舉,是十分可貴的野生植物。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三角柱仙人掌開的花,
外婆用台語說是倒吊蓮,奶奶則以客語稱之為壁蓮花



台灣鄉間到處都有三角柱仙人掌,其生命力強悍,
因此大多野生繁衍,也有人特地種植當做防盜守門員
三角柱仙人掌花比一般人的巴掌還要大上許多,因此大陸人稱它為霸王花。
奶奶家在頭前溪畔,出門走十餘步即是河堤岸,堤坡上有著野生的壁蓮與落地生根,
隨手可得的壁蓮花,可抓鹽去水鮮炒或對剖後曬乾煮湯。
壁蓮的莖有退化的針葉~就是仙人掌刺啦!
好強的我曾因搶摘其花而誤入魔針陣地,被刺到而哭著爬出堤坡。



吃過外婆以倒吊蓮炒肉絲及奶奶以壁蓮花煮排骨湯,
喜好蔬食的我,對於以花入菜更是愛極了!    (我是花痴愛吃花~~)
小時候因分別寄住在外婆家及奶奶家,
讓我比其他手足有更多機會和老人家相處,對於一些傳統食物的接觸也更多,
同時也讓我看見上上一輩的婦女,在物資貧乏的年代持家,展現著堅韌性格與生命力。


 


霸王花
[別名]
番花(台灣)、三角柱仙人掌(台灣)、劍花、量天尺、霸王鞭、三角火旺、七星劍花。
[來源]
本品為仙人掌科植物三角柱仙人掌 Hylocereus undatus (Haw.) Urilt. et Rose以肉質莖及花入藥。
詳:http://www.hulu.com.tw/tfd/Hylocereus_1h.htm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

這張照片是去妹妹家的菜園拍的,背景亂亂的,相機太簡易,細部也拍不清楚...隨意看囉~
蒔蘿(小茴)是鄉下常見的植物,以前以為它是草,後來才知道是香料植物,可以吃耶!
在鄉下,大家都稱它是小茴,所以後續就不特別寫出是蒔蘿哦~(蒔蘿感覺好夢幻 )


老農鄰居有種植批發給菜販,有事沒事也會送一些到我們家,
可是因為小時候吃到另一種大茴,味道怪且噁心得要命,全家都嚇壞了,只得轉送其他鄰居,
後來他又送來時,我們就說不會料理且吃不慣,婉拒他的好意。


直到有一次我去學姐家,她媽媽以麻油薑片爆香,加入切段的小茴及小魚干煮成湯,
學姐的媽媽熱情地舀了半碗給我,我只好吃吃看,咦~還挺好吃的呢!


有一次老農阿伯-阿輝伯又來泡茶閒嗑牙,我就又問起小茴的事,
阿輝伯平時即對我疼愛有加,聽到我提到小茴,說他馬上去摘...就閃人了;
五分鐘後,阿輝伯已摘了一大把剛出土的小茴堆在我眼前。
媽媽開始擔心小茴煮了沒人吃,還偷偷眨眼暗示我慘了,一切後果自行負責。


我只好硬著頭皮照著學姐家的做法實驗看看~
家裡沒有小魚干就省略掉,不一會兒就煮好了,起鍋前調味並依阿輝伯建議,加了一點米酒。
麻油小茴一上桌,阿輝伯和我爸各自盛一碗吃了起來,兩人都直呼好吃!
(阿輝伯說我煮的麻油小茴有阿輝嬸的味道,看來這味鄉土菜引起老人家對亡妻的思念。)
在場還有另一位鄰居媽媽也跟著吃起來,然後又準備續碗;
媽媽看了他們的表情不像在作假,於是也跟進了。
嗯~還真的不錯吃耶!這是媽媽的食後感。
後來又有鄰居跑來,媽媽又要我再去煮一碗公給大家吃。



不過,可愛的老媽一直說她不會煮,每次回家就撒嬌要我煮給她吃,
能夠得到媽媽的賞識又被她撒嬌著,我甘願。



有一次回家時,阿輝伯又送來好大一堆小茴,
當時有多位鄰居媽媽在我家,一群人就蹲在地上挑菜,挑一挑各自帶回家,
有位媽媽很客氣,幫忙挑完後不肯帶走,她只是覺得一起挑菜聊天很有趣,
可是我家還剩很多小茴,因此還是拜託她幫忙吃,她只好帶回家;
沒多久她又跑來我家,端了一大盤的小茴煎餅,分給大家一起吃,也蠻好吃的耶!


小茴煎餅的大約做法:小茴切細,以水與麵粉、蛋、鹽及胡椒粉,混和後油煎或油炸皆可。



另有鄰居老婆婆說小茴種子可以當做滷肉香料,
我有揉壓小茴種子,的確有點像八角茴香的味道或像五香的綜合香味。


 



保健香草植物~蒔蘿(Dill)
學名:Aenthum graveolens L.
英名:Dill
別名:洋茴香、野小茴、小茴鄉、野茴鄉等。
植物分物:繖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。
利用部位:幼嫩莖葉、果實。
風味特徵:植株、花序與果實均具有溫和的香辛味。
利用方式:新鮮莖葉可做料理、泡菜。果實可製精油極糕點香料添加物。
詳農業新知:http://www.tdais.gov.tw/search/book4/27/n27-1.htm
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
關於月桃


因為小時候住山上嘛~到處都有月桃,
外婆說以前月桃莖打扁了,絞一絞曬乾,可以製成繩子,早先還可以拿去賣錢,
後來麻繩普遍了,就都留做自用,用來捆柴火很方便,即使不曬乾也可以隨採即用。



外婆還說,月桃的種子,以前日本人會收購做成口味兒或胃藥,後來不知為什麼沒再收購了;
我因此曾偷偷嚼過月桃種子,結果一點都沒有口味兒的味道 ( ̄□ ̄|||)a  差點掉了門牙!



外婆會取用月桃葉當做菜包粿的墊底,還可以增加風味,
但我小時候不太喜歡月桃葉蒸過的味道,比較喜歡竹葉墊底的粿。


有時跟著下田而無聊的我,外婆會割幾株月桃給我們玩,
玩騎馬打仗時,月桃可以是坐騎,可以是長劍,可以是大刀,打到人還蠻痛的 :P
玩累了,小孩們就把月桃葉舖成床,倒頭大睡,被子當然也是用月桃葉。
小孩們有時還會把月桃外梗拆掉,取嫩莖拿來啃著打發時間,
月桃嫩莖的滋味我是差不多忘了,推論有一點草味,有一點微甜吧~解渴應該還可以啦!


我小時候在山上,經常亂吃野生植物,好在一路平安,未危及性命,頂多是拉肚子痛個兩三天,
阿姨有練過,小朋友千萬不可以亂學哦!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阿拜」Abai 是台灣原住民相通的料理。
查網路資料,譯音有數種:阿邁 阿粨。


假酸漿葉中包裹著小米和豬肉,有時還可以加入花生,有
的會混入糯米,外層再裹上月桃葉,蒸熟。
食用時,月桃葉拆掉,但假酸漿葉不拆,連同米製品一起吃,有一種特殊的風味。


第一次吃到阿拜,是同事參加台灣世界展望會的活動帶回來的,
之前我也常參與活動,但那次剛好缺席(同事可跑班,但我不行 >"< ),
同事帶回了阿拜,但說不出名稱,(我也是隔了兩三年後才得知它叫阿拜)
她更沒膽子吃原住民的食物,而其他同事也都不敢冒險,
於是就交給勇於挑戰特異美食的我。


阿拜的外觀很像小型的長條米粽,我嗅著竹葉香,覺得應該很美味,
最外層包的是竹葉而不是月桃葉(這一點我相當肯定,因我和月桃很有交情),
綁著竹葉的則挺像是月桃莖所製的草繩,
拆掉竹葉後,咦?裡面還有一層葉子!
小心地將葉子撥動,卻發現它巴著裡層像粿的東西,拔都拔不起來,
問同事那層葉子可不可以吃?同事連稱不知。
好吧~我就先咬一小口看看,葉子不澀也不老,應該是可以吃的啦!
然後我一口接一口,把三個阿拜吃掉了 ^0^
當時感覺這個原住民米粽的米粒不明顯,似乎頗像客家人的粿粽
內餡有花生有豬肉及不知名的混合物,總之很不錯吃,
阿拜份量很小,三個阿拜也不及一個肉粽,吃了之後,也沒有出現同事擔心的異常反應。


第二次吃到阿拜是今年過年期間,我和久未見面的朋友約在台中市小聚,
朋友帶我到美術館綠園道的咕嚕咕嚕音樂餐廳,
這餐廳是排灣族朋友開的,除了原住民美食外,還有民歌現場演唱。
我們點了一份烤斑鳩和另一份忘了餐(越來越健忘...囧),
前菜是阿拜和沙拉,佐餐的前酒是小米酒
阿拜送來時,外層包葉已拆掉,只剩內層葉了,還附上豆腐乳沾醬,
我一看,就想起這和之前吃到的原住民米粽很像,原來叫做阿拜。
我問服務生那是什麼葉子?他竟然回答是月桃葉(月桃我很熟好不好!),
後來老闆前來指正說明內層葉子是假酸漿,
因服務生是新來的,只知道阿拜有包月桃葉,因而回答有誤。


後來上網查,假酸漿有兩種,原住民使用的是紫草科的假酸漿,
而且原住民米粽有的會將小米磨漿,有的不會,
另一種原住民米粽則稱為奇拿富(譯音也有好幾種,如:吉拿富 吉拿福),
可是查看製作方法及材料,幾乎和阿拜沒分別,好像只多加了芋頭粉
不知道有沒有人能解惑一下?


 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 


這篇不是要講涮涮鍋,而是用海金沙製的鍋刷。


小時候住金山山上,總是看到外婆用一種奇特的刷子刷大鍋,
印象中是一種蕨類植物的蔓藤所製,葉子還挺美的唷!
可是我只記得外婆稱它為XX藤,XX就是不知什麼字,
我小時候同時學國語台語和客語,三種語言經常混在一起使用,有點小錯亂。


前陣子突然想起,好奇那種蕨類植物叫什麼名稱?
請google特搜小組幫忙,加上模糊的印象,竟然真的找到了,
原來就是用海金沙的葉軸做鍋刷。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小時候有一段時間住在新竹鄉下的爺爺家,
幽靜的鄉間,夜裡除了草蟲唧唧以外,
幾乎沒有什麼娛樂...


六歲的童心
怎能耐得寂寞?
白天在田園裡撒野,氣力尚揮霍不完,
夜晚體內的好奇心又探頭出來了...^^


當時頗頑皮的野丫頭,
天不怕。地不驚;
爬樹,抓蟲,捕雀....完全不知身在險處
於是經常鼻青臉腫,
體無完膚地逼近毀容...嘿嘿!
其實本來不是那麼大膽狂野的啦!
都是那長我四歲的么叔,
把我帶壞了...^^



輕羅小扇撲流螢
嗯~
應該說是蒲扇半截....戲螢樂~
叔姪兩人一起野,
那一年的夏夜,彼此作伴,
常常在入夜後,
在院子邊的草堆摸黑抓螢火蟲,
又怕被爺爺奶奶責罵,
這樣的遊戲真是緊張刺激得可以~
而每每抓了螢火蟲之後,
睡前又將之放生。
捕捉螢火蟲,只是為了和么叔一起打發無聊的夜...

有一次,我用那半截蒲扇逮到一隻螢火蟲,
換手去抓取時,
突然發現...螢火蟲怎麼變成..長長的?
原來是螢火蟲的半成蟲!但那時哪裡懂啊!
嚇得許久不敢在撲螢了。


又有一回,趁著爺爺奶奶去喝喜酒,
終於有機會實現長久以來的想像~~~將螢火蟲放入蚊帳中共眠,
結果那一夜和么叔兩個人在夢幻的螢帳裡,
前半夜失眠而後半夜好夢....


只是~
一覺醒來時,
螢火蟲全掉到床上了???
哇~全死光了!?
那一次是最後一次的捕螢遊戲了,
小小心靈並不明白~螢火蟲的成蟲原本就只有短暫生命,
只以為是自己害死了牠們。
怕被報仇...^^"""


然而...長大後,
對於這個記憶,仍然耿耿於懷~


螢火蟲,對不起!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藤三七
 
[別名] 洋落葵,雲南白藥,土川七(台灣),藤子三七,小年藥,土三七,馬德拉藤,金錢珠、中枝蓮。


 


市場都稱它為川七,但真正的川七其實是另一種中藥,
我家還有種植另一種川七,是阿嬤由金山帶來的祖傳草藥,
不過我查不到它的正確名稱,比對網路上的川七或三七,植株完全不同。
祖傳川七在相簿裡的某個角落裡,與其他植物在一起合照,
嘿~不說是哪一張,它可是我們家的傳家寶呢!


藤三七在市場還名之為:雲南白藥,
然而雲南白藥是多種藥材製成的刀傷良藥,不是單單一種植物哦!


我家原本沒有種這藤三七,但它自己來了。
它的瘤狀株芽不知何時掉在我爸的菜園旁,
落地生根的特質,讓它很快地佔有一席之地,最近發現它已爬過界與地瓜糾結在一起了~


藤三七長得很快,特別是大雨一過,
葉子像是海帶泡水,一下子就脹大很多,新枝也飛快抽長;雨後摘食最是鮮嫩。


家裡若剛好缺青菜時,就到門口的小菜園摘一把回來,
以薑絲麻油爆香炒一炒,香滑可口。
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(這盆仙草已送給媽媽的朋友了。)


 


小時候有段時間住在金山山上,
在田野間跟著大人亂跑的我,經常被芒草割傷細嫩的皮肉,
特別在腳趾縫間的細微割傷,痛到不行!


 


有一次跟著阿姨去摘菜,我為了要拔草堆裡的野草莓(蛇莓),又被割到腳趾;
眼看我快要大哭起來,阿姨趕快拔了幾片仙草葉在嘴裡嚼了幾下,再敷住我的腳趾;
不知是被阿姨突然的舉動嚇到 或者仙草藥效奇佳?
竟然當下就不痛了,也收住了預備傾眼而出的洪淚...


外婆會採收仙草曬製成仙草乾,
到隔年於初夏時,煮仙草雞給我們防中暑之用,而同時也會製作仙草凍讓我們解饞;
若是仙草豐收,自己食用有餘時,還可以出售貼補家用哦!


近幾年,農會大力推廣仙草栽培,住新竹鄉下的爺爺就有少量栽種,採收後總會留一些給我們。
外婆已經當神仙好幾年了,爺爺家的仙草乾,讓母親重溫外婆的親情味,
每每在母親熬煮仙草時,聽著母親說她小時候的故事,不免又讓我眼眶含淚...........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