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自己動手做 (3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以前家裡的年糕及各種糕點,都是外婆一手包辦,
自家做的甜年糕經油煎過,不會完全攤軟化開,
而是軟了但仍保持一定程度的彈性,香Q好吃!


可是我沒學到怎麼做甜年糕,但有參與煎甜年糕的過程。
外婆通常是先炒酸菜,炒酸菜我在板上有一篇,就不另贅述,
另外準備少許香菜,洗淨備用。


甜年糕切片,
大小約如水晶肥皂的長寬再略長一點,厚度則約一公分以內。

熱鍋後倒油,待油溫熱後,轉成小火,
把甜年糕片數片平舖在鍋底,加鍋蓋,
約一兩分鐘後,揭蓋,甜年糕不翻面,直接鏟起來放在盤裡,不可重疊哦!
通常,外婆會直接一片放一個碗,年糕在碗裡成一個U字型,
然後我們就把炒好的酸菜適量放在年糕片上,加一點香菜,
如果有花生粉,就再灑一點上去,
然後把年糕對摺,就像掛包(割包)夾著料一樣,
用塑膠袋或做年糕用的玻璃紙托著吃,現做現吃,不能等哦!



年糕甜Q,酸菜風味佳又解膩,香菜和花生粉經嚼咀後在口中奔流著香氣;
外婆做的甜年糕夾酸菜,是童年記憶中的美味之最。 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
其實奶奶家,以前也有大量做酸菜,按理說是很有經驗的,但是人老了,可能很多事都忘光光了?
因此在前一篇自製酸菜的文裡,出現了婆媳為了提早吃酸菜,險些反目的事件,
而我更擔心的是爺爺、奶奶、和爸媽四位長輩,萬一提早吃酸菜而危及健康,那可是大代誌!
所以叮嚀爸爸勸說奶奶,下次別再鬧任性了,魚翅燕窩這種高檔貨,媽媽也都買來孝敬老人家,
卻責怪媽媽不給吃酸菜,實在是太離譜;奶奶吃了一輩子的酸菜,遲個十幾天再吃,比較保險嘛~



媽媽做的酸菜是承自閩南人的外婆,而奶奶是新竹客家人的做法,
基本上,我分不出有什麼差異。


小時候曾寄住在奶奶家,曾很歡樂地加入製作酸菜的活動。
印象中是和舅公家一起合製,所以是用司馬光打破的那種大水缸做酸菜,好壯觀哦!
芥菜在曬軟後,入缸前的踩踏程序,十分有趣。


在地上舖著防水的大塊帆布,所有預曬過的芥菜都丟上去,用蒲瓜杓把粗鹽灑在芥菜上,
然後所有人捲起褲管去踩踏芥菜,這讓我見識到生平的第一次~赤腳轟趴。
這個踩踏舞會,前提是腳要洗乾淨,而且不能有傷口,否則會被鹽咬得唉唉叫;
我當時是腳底嫩如豆腐的四五歲小娃兒,就算沒有傷口,跟著踩菜,肯定會被鹽粒擦破皮,
可是那麼好玩的事,怎麼可以不參加,我硬是要衝進場地,卻被姑姑攔著,眼淚含著就快奔流而出,
於是奶奶就幫我把雨鞋鞋底刷洗乾淨,讓我穿著雨鞋踩芥菜。


說是踩芥菜,但我那四兩重的腳力,其實是起不了作用,為了表現我很盡力,穿著雨鞋的我努力跳著,
在芥菜堆上高高低低地跳著跳著,跳得正得意的我一個不小心打滑,失足跌倒摔疼了屁屁,
全身弄得又濕又鹹....這下我可就認真地大哭起來了!


最疼愛我的舅公把我抱出場,笑著說,鹽份放得剛剛好了,眼淚再加上去就會太鹹啦!
然後就把我交給姑姑,帶我去換掉一身衣服。
重回場地後,已經開始要把芥菜填缸了,這時擔任主腳的么叔已經爬進大水缸裡,
眾人把芥菜往缸裡丟,么叔就把芥菜踏平,再站在芥菜上,灑鹽上去,再丟芥菜,再踏平......
只見么叔在缸裡漸漸升高,每堆疊一層芥菜,么叔就長高一點,
直到芥菜快滿缸了,么叔跳出缸來,然後就用防水布封缸,完成。


我記得當時立志要成為大水缸裡的主腳!
只是還沒到下一個冬天,爸媽就把我接走了,讓我失去磨鍊成為主腳的機會。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灣酸菜(台語叫鹹菜,但確實是酸的)



大陸的東北酸菜是大白菜醃的;國外也有用高麗菜醃的,例如德國酸菜;
而台灣的酸菜,則是用芥菜醃製而成。



十字花科的芥菜有很多品種,有的葉大莖小,有的葉小莖大,巨大的肥莖有駝背菜之稱,
有的清甜可口,有的苦得教人吃不消。
不管是哪一種芥菜,我們家做酸菜選用的芥菜都是:吃不完的芥菜。


因為爸爸有種菜的嗜好,而且我們有很多農家朋友,
入冬以後,自家收成的和農友送的芥菜,經常多到吃不完,
勤儉持家的媽媽,由外婆傳承下來的醃製功夫,就在這時派上用場。



醃製酸菜的方法:


芥菜先曬個半天一天(中部地區的氣候),讓它軟化略萎縮,
然後加鹽搓揉,搓揉的動作有一點像在洗衣服那樣,
(菜直放著,抓著菜的一端,反摺,壓著向前推;或菜橫放,把菜當成撖麵棍,前後壓著搓動)
得把芥菜都搓透了,才能去掉苦汁澀味。
鹽量的參考:芥菜原重:鹽=16:1 (僅供參考,媽媽全憑經驗抓取鹽量,沒一個準兒)
然後就把搓揉後的芥菜放入容器,我家有醃醬菜的寬口中型陶缸,
把芥菜疊入缸內,上面壓石頭或不受鹽侵蝕的重物。
 
媽媽剛開始做酸菜時,沒有大石頭可以壓菜,就拿個舊陶鍋,裡面放重物拿來壓菜;
後來陸續撿回幾顆大石頭,洗淨了留著,做酸菜或雪裡紅就可以請出來鎮壓一番。
 
壓石頭的作用是要把菜裡的水份壓出,
頭一兩天可能水量不足以把所有菜都淹蓋過,
因此每天都要把菜上下層翻動,務使所有的菜都能沾到鹽水,
接下來因鹽份會使菜出汁,加上石頭的壓力,所有的菜就都會浸在鹽水菜汁裡了;
所以等到菜都能沒入浸汁裡,就不必再翻動它們了,接著就用封缸靜候。


如果是莖小葉大的芥菜,第三、四天菜汁還出得太少,不足以淹浸所有的芥菜,
那就要補充鹽水,比例是一碗水對一大匙鹽,
(一樣是參考值,媽媽說鹽多就酸得慢,鹽少就酸得快,但鹽份太少有可能會失敗)
把鹽水煮開了放冷才倒入,並翻動芥菜使其沾勻。


大約三週的時間,芥菜會自然醱酵出酸味而成了美味可口的酸菜,可以取出食用了。
酸菜醃好熟成後,取出來擠水,裝在袋子裡,入冰箱冷藏可以保存很久,
我們家的酸菜大約都在一個月後取出冰藏,如果沒冰起來,會越來越酸。



再次提醒:酸菜醃製4~10天即有酸味,但千萬別急著取食,
因為此期間的酸菜含高量的亞硝酸鹽,不利於健康,大量進食甚至可能中毒;
有一次奶奶急著想吃酸菜,就要求媽媽開缸取用不到十天的酸菜,
媽媽說自己的母親(外婆)交待過要等二十天以後才行,奶奶起了老人番,怎麼都說不通,
買市售的酸菜代用也不行,婆媳關係一向良好的她們,居然為了酸菜而險些鬧翻,
後來,連爸爸都湊下去要求不要違逆奶奶的要求,(其實我爸自己更想吃酸菜)
最後媽媽只好照做,大家就很開心地吃了酸菜,但事後都覺得身體不適,感覺昏眩欲吐。
剛好我打電話回家,趕快上網查了資料,一查之下,大驚!
立刻跟爸爸說明事情的嚴重性,順著奶奶的意思行事也要看情況,別因一時貪吃而.....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媽媽的味道~被遺忘的燒雞、燻雞


有一次回家時,問媽媽為什麼很久沒有再做燒雞或燻雞了呢?
媽媽回答: 對哦!我以前有做給你們吃過,很好吃吧!?(我頻頻點頭,掩不住期待的表情)
過了一會兒,她接著說: 奇怪?後來怎麼沒有再做來吃厚~嗯...有點忘記是怎麼做的了?


媽媽這幾年有些健忘,但是讓我驚訝的是,她竟然忘了怎麼做燒雞、燻雞?
我媽的手藝很好,作菜不就是媽媽的天賦嗎? 我從來不曾質疑過.
我覺得作菜能力有點像是學會騎腳踏車之後,即使幾年不曾騎過,
再次接觸時,適應一下就又會騎的身體本能上的記憶,怎麼會忘記?


事實上,我的難過還大於驚訝....有點擔心媽媽忘事的問題越來越嚴重.


我們四個兄弟姐妹現在難得在家,離家最遠的我,停留在家裡的時間反而最久;
因此我發現這兩三年,只有我在家時,媽媽卻喊妹妹的名字,讓我有點~回應也不是,不應也不是,囧.


我和妹名字只相差一個字,可是我們完全不同型,而且很少有人相信我們是姐妹 :P
只是....即使在媽媽的眼中,孩子一樣都是寶,可是我們就是不同的嘛!
後來發現媽媽除了對著我,喊著妹的名字,還會喊出哥或弟的名字....Orz
有一次她急著要幫手,可是喊半天喊不到我的名字,喊到生氣了,大叫為什麼叫沒有一個對的!
因此,為了不讓她失望,後來不管媽媽喊誰的名字,我都會回應她.


有一次妹對我小抱怨,說媽媽一直對著她喊我的名字,讓她覺得吃味;我才發現事態嚴重.
後來和媽媽聊到此事,媽說她明知是誰在家,但是就是會喊錯名字.
我又故意聊一些以前的事,媽媽都記得,問一些菜的作法,也都能仔細說分明,
目前我的觀察,就是獨獨忘了怎麼做燒雞和燻雞.
還好我以前都會在廚房幫忙兼偷吃,還勉強記住不太完整的作法,但不敢輕易亂試 :P


雖然媽咪只是忘了燒雞和燻雞怎麼做,可是我仍然難以安心.
因為媽媽好幾次煮菜煮一半,去客廳接電話或應門,就忘了爐子還在燒,
經常因而燒壞了菜,也曾把鍋子煮壞了兩把~哎!


也許媽媽太需要關愛,因此我和媽經常通電話(並且要問她是否在作菜中),
也交待妹妹要多關心媽媽,不然爸整天忙他的事,經常忽略了媽咪.


在網路上,我查到作家~琦君,有一篇想念老友的燻雞,和我印象中的做法相去不遠,
因此我把它抄下來,準備在下次回去時,跟媽媽一起做做看.


燻雞食譜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2/new/jul/today/life/article-1.htm
材料:
嫩雞一隻
細鹽半湯匙或兩茶匙.深色醬油兩湯匙.
紅砂糖兩茶匙.麻油一茶匙紅茶葉兩湯匙.米三湯匙


做法:
雞洗淨擦乾.抹上細鹽置蒸籠中蒸熟(用筷子試試.插得過即熟了)
取出後抹上醬油.糖和麻油.將紅茶葉和米炒至微黃有香味後.平均鋪在一張鋁箔紙上
放在鍋底正中央 用長粗竹筷架一個井字型.架在炒好的茶葉和米上
把雞放在架子上.蓋上鍋蓋.置文火上.慢慢的燒
燒一陣子將雞翻一面再燒.到表皮成微黃色即可.太久會有苦味.



印象中,媽媽做的燒雞是全雞先蒸或煮八分熟,在大鍋裡調好醬料,煮出香味後,
改用文火,再把雞放入鍋內紅燒,有加蓋燜燒,還得不時把雞身翻動,使全雞遍體生香而不焦爛,很是費工.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
薤(蕗蕎)採收後,留下來播種的薤頭,於20070713補照片.


今年初,難得與妹妹一起在家裡碰頭,姐妹兩人有聊不完的話題,
聊著聊著,她忽然大叫一聲...說她差一點忘了回家要討論的事;
原來是她看了日本節目裡的一個特輯,談到排毒瘦身的食材,想要分享給我和媽咪.



節目中提到的食材就是: 海帶(裙帶菜)-洋蔥-薤(蕗蕎)-香菜(芫荽)
除了可以幫助重金屬的代謝~排毒,還有瘦身的效果.
(查到資料是可排汞,鉛,鉮等重金屬...但我妹最期待的是瘦身吧?)



其實這些食物,除了蕗蕎不常吃到(吃過六七次),其他食材原本就是我偏愛的食物呀!



大多數的湯品都可以放香菜,而且只要沒沾到口水,我還會接收別人碗裡的香菜;
每次在家吃火鍋時,我必定把自家種植的香菜切一大碗,生嚼或在湯中小燙後吃光光.
租屋在外,有時候香菜很貴時,我還是會忍痛買個幾株,為湯品增添風味.



洋蔥和裙帶菜,不論天候多差的季節,洋蔥只有小漲價,裙帶菜則聞風不動,是價廉而美味的食材,
像我這麼勤儉持家的人,當然不會錯過,而且它們又可較長期地保存,實是居家良食,
幾天不出門,也不怕沒東西可以吃.
將這兩種食材一起煮成湯品,加一點肉片...起鍋加一把香菜或芹菜末,好吃到會咬到舌頭耶!



回到較少見,較少吃到的薤-蕗蕎~ (薤讀音為謝)
媽媽說..上次回金山時,阿姨送我們的蕗蕎種苗,我爸已經栽培得不錯了,
然後就帶我們去菜園看...蕗蕎長得很像減肥後,很苗條的蔥...
管狀的葉很細很細,但沒有蔥的辛嗆味,薤白的部分也較長於蔥蒜,
我只記得吃過醃漬的蕗蕎,媽媽說她有炒過嫩葉給我們吃過,
但是人家忘記了...吃過了就算了嘛~蕗蕎應該不能補腦,不然我怎麼還是這麼健忘.....

據妹妹引述.......節目中有強調,蕗蕎不可用醃漬的,否則會失去排毒良效.



這些食材裡,妹妹原本不太能接受洋蔥,也不偏愛香菜,裙帶菜也很少買,蕗蕎則不願意吃.
她笑說,原來都是因為她太偏食了,怪不得沒有姐姐的好身材 ...^0^





因為那次回家時,剛好媽咪的友人送來一大袋洋蔥,而我回家時,順手買回一大包裙帶菜,
於是妹妹離家時,就帶著幾粒洋蔥和半包裙帶菜和蕗蕎種苗及家人的愛心 ^^
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 


各家搭滷味用的酸菜的作法各不相同(牛肉麵的酸菜也是一樣);
通常搭滷味用的酸菜比較會選用酸菜梗去做,
而搭牛肉麵的酸菜比較常選用酸菜葉去做;
當然也有店家兩者都一起做,這種沒有什麼規定準則,完全依店家使用習慣吧!
少部分店家根本沒把酸菜炒過,只是切絲而已,根本沒煮熟,衛生安全堪慮.


有鄰居在做滷味...(他們的酸菜是跟外地其他廠商批的)
他們的滷味十分好吃,但酸菜就做得很菜...orz 有點軟爛,缺乏爽脆口感.


再遠一點的鄰居在做酸菜批發,我們看到酸菜桶有各不同的內裝,
有的是全株的酸菜,有的是已拆葉的,有的只有葉的部分,有的是全梗的,也有全部切好的.


我們家似乎以酸菜梗來炒居多,而酸菜葉則搭配湯類的方式使用.
酸葉除非是自製的(我媽會自製),否則一定要多次泡水換水以去除不知名的添加物,
先整株泡水一兩次各至少十分鐘以上,切好後再泡一兩次各五分鐘,比較保險.
(台灣已有很多越南或對岸的酸菜入侵了..添加物比台灣人還狠還亂...大家要小心!!)


我媽炒酸菜用植物油外,還會混一點豬油下去炒,用蒜頭爆香就很香了!
另外..辣椒當然是少不了,全家都愛吃辣(老爸除外);
會加一點糖,加的量視酸菜本身的酸鹹度下去調整,鹽大部分都不必加但偶而會用到;
所以通常要試吃一下,才知道要加多少糖鹽去調味,
酸菜因醃製,等於是熟的了,但是仍要炒透,炒到油有一點酸味出來,才算透哦!
起鍋前有時會嗆一點點醬油,讓酸菜有醬油香,但不影響鹹度.
(嗆,嗆鍋在最近板文有討論過,查:嗆鍋)



同一家酸菜的酸鹹度也是會不同的,依時期及醃製時間與手法及種種因素,酸鹹度都不同,
買回家沖洗浸泡的手續,也會影響酸鹹度囉~


我只能寫出做法,無法寫出食譜,因為炒酸菜的用量都很隨意,抓了多少就炒多少 XD


(原文是回覆ptt- cookclub 板友的提問,沒想到回了一堆,就把它丟來這邊保留好了)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 


朋友吃素,自製辣椒醬送我一瓶,蠻好吃的 ^^
我請她順便將配方抄給我,分享給大家.



材料:辣椒  粗味噌  綠豆糕  醬油  冰糖


比例:辣椒  粗味噌 1:1  味噌如果多一點點 味道會比較甜 口感比較好
    
   綠豆糕適量(中元節拜拜的那種普通糕仔)目的是讓醬有點稠稠的感覺  不加亦可 


   醬油  冰糖  甜鹹依各人喜好


作法  :1.辣椒去蒂不去籽,切段後用果汁機打碎(加適量的 ) 
     2.綠豆糕先泡讓它化開 
         3.將全部的材料下鍋  煮開後以小火再滾三分鐘


重點:1.下鍋從一開始就要不斷的攪動 鍋底才不會焦掉
          2.等完全涼了 才能裝罐
   3.裝罐後必須放冰箱 因為無添加人工防腐劑  未冰藏則兩週後就會酸掉  


 



其實我沒有吃出味噌的味道,因發現有豆瓣的蹤跡,問了才知道是加了粗味噌,
她剛好粗味噌只剩一些,所以送我的這罐辣椒醬的味噌味聞不太出來 ^^ .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好懷念以前...媽媽自製冰棒的~
但是我已經好幾年很少吃冰棒了.(為了養生...)


 


以前媽媽剛開始做的冰棒,都跟冰塊一樣,
就連牛奶冰棒也是! 因為牛奶及糖份會先溶解,
我們就會先吸光牛奶甜汁,然後剩下的冰就很難吃了 :(


媽媽問了製冰廠的人,可是配方聽不太懂,
後來結論是:用太白粉或地瓜粉薄薄地勾芡.


於是我們煮的酸梅湯,烏梅汁,綠豆湯,紅豆湯,牛奶....都先勾芡,
然後再去做冰棒或冰塊(用製冰格),結果就有鬆鬆的口感了.
只有八寶粥冰棒不必勾芡,因為糯米會讓八寶粥有勾芡的濃稠效果了.


補充:我查到了冰廠會加的是乳化安定劑,有的內含動物膠(吉利丁)
所以吃素的人,買冰棒或冰淇淋類的食品也要注意一下,以免誤食葷品.


 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
媽媽做的泡菜是不放醋的,而是放室溫讓它自然醱酵,並加少許酒抗菌及轉化:
冷開 糖 鹽 調勻 或煮開也可,但要放到冷,自己試出喜歡的甜鹹度再略重三成,
再加入 蒜 辣椒 花椒(不喜可不加) , 倒一點米酒。
(玻璃缸大約是1250cc保特瓶五六隻圍成一圈那麼大,米酒大約是量米杯半杯或一杯)


最後再放入紅白蘿蔔或高麗菜,全部都有被淹到汁為止。
缸口用保鮮膜封住,不必太緊,但至少不能有異物入侵,有時是倒扣乾淨的碗。
泡缸放在陰涼處即可。


夏天只要一天半到兩天,其酸度就夠了,不想要再酸下去,就撈出來,入冰箱冷藏。
冬天則需三天,酸度才會足夠。


依媽媽的經驗,放白蘿蔔的泡菜,酸味很快就夠了;
所以泡高麗菜時,一定會放白蘿蔔,除非當時白蘿蔔太貴 XDD


泡菜撈空後,泡菜汁可以留著繼續延用,不必再加酒了,
泡幾次之後,若甜鹹度不足,再補加糖鹽即可。


注意:原缸和菜料及撈取匙筷,不可沾到油,不然整缸泡菜汁就毀了。



以上是我媽向眷村媽媽們學來的泡菜作法,
不過眷村媽媽們的泡菜太鹹了太辣了,我們家有自己調整口味,但材料都一樣啦!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
 


~家常炒烏龍~


 


材料:烏龍麵   蛋 豆干 蘆筍   大陸妹萵苣  蒜頭


 


胡亂一通的炒法:


冰箱裡沒有肉片了,想起阿嬤以前的做法,用雞蛋炒香了,沒有肉絲也很香。


因此我就起油鍋,直接下蛋(蛋不用打散就直接下鍋啦!我不是母雞 XD )


先炒蛋炒到焦香味四溢,丟蒜丁及辣椒炒香,再把豆干切片也下鍋,加一點鹽,豆干才會吃味。


然後加蘆筍,加一點水再加烏龍麵(熟麵),最後再把大陸妹萵苣下鍋,然後就起鍋囉~


我喜歡醬油膏的味道,因此起鍋前有加一點.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 


家鄉盛產韭菜且臨近漁港,韭菜與海鮮物美價廉,
媽媽做的韭菜炸蚵捲美味又實惠,分享給大家。



韭菜炸蚵捲:


主要材料:青蚵(適量) 韭菜(主角) 絞肉(少量) 小型的春捲皮(要預約) 油(炸)
少許配料:蛋汁 麵粉(少少量) 胡椒粉 鹽 香油(因產地韭菜鮮甜,不必加味素)


青蚵洗淨且用漏勺濾水。
韭菜切掉韭白,切細,僅使用綠葉部分,口感較一致。
麵粉調薄糊,封口用。另留少許麵粉。


1. 韭菜+絞肉+胡椒粉+鹽+香油 拌勻 (試鹹度調整) 
2. 再加入蛋汁拌勻,之後再灑少許麵粉略拌一下,使餡料收汁且具少許粘性。
3. 將春捲皮攤平,放上韭菜絞肉餡,青蚵擇一兩顆,包成長條型,以麵糊沾粘封口。
4. 油鍋八分熱,蚵捲入鍋炸約3分鐘至外表金黃,取出瀝油即成。



註:青蚵勿放入韭菜絞肉餡攪拌,否則會破掉....小時候不懂事,有笨過 囧rz
    小型的春捲皮若買不到,可用大的切半使用。



對不起,沒有圖~要等下次回家才有可能拍得到 XD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 


早在幾年前,在生機飲食店就買過幾次適用於常溫的優格菌種,


於夏季時,以室溫方式自製優格,鮮奶開封倒出少許,再倒入菌粉,


蓋上蓋子,搖33下XD,靜置十小時左右即完成。


 


最近向網友零買了兩小包菌粉,趁著回家過中秋節,帶回去做來孝敬老媽;


媽咪較習慣於喝市售的罐裝調味優酪乳,因為我的孝心,她第一次吃到優格。


第一口,媽咪皺眉地說~好像臭酸的牛奶.....Orz


第二口,媽咪說~很香很濃,好像不怎麼酸?  接著吃第三口~


然後把一碗剛出爐還溫溫的優格吃光光,人家還來不及幫她加蜂蜜啦! 


( 蜂蜜是年初時,我特地寄回家的愛心 :P )


 


不過本篇所附的照片是回到台北後才又做的,


這次是買AB輕優酪乳當菌種,實驗後覺得很不錯,因此拍照留念 ^^


製作方式:


準備內鍋及湯匙,放入電鍋,外鍋倒入不到四分之一杯的水,按下煮飯鍵,將器具消毒。


然後出門去買光泉鮮奶1000 cc 及AB輕優酪乳250 cc


回來正好電鍋已經跳起來且溫度已下降了。


倒入鮮奶及AB輕優酪乳,用鍋內的湯匙攪拌均勻(過程請勿說話或打噴涕或搔首弄姿,保持淨空),


然後蓋上鍋蓋,切保溫鍵,耐心等候六小時,不過我忘記了,到了八小時才打開來看,已經完成了!


而且凝結的情況很讚~簡直跟豆花一樣!


寫文章的同時,一鍋豆花,不! 是優格,已經被我吃掉半鍋了 ccc


 


提醒:曾有網友該切保溫卻錯按下煮飯開關,煮了一鍋優格牛奶,哈哈!


 

ivy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«12